References:
[1]罗华,刘娜,郝兆祥,等.我国软籽石榴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果树,2017(1):96-100. [2]陈玉玲,曹尚银,刘中甫,等.突尼斯软籽石榴在河南郑州的试栽表现[J].中国果树,2005(3):27-29.
[3]童晓利,唐冬兰,韩金龙,等.突尼斯软籽石榴在南京地区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6):50-51,207.
[4]康林峰,聂琼,张伟兰,等.南方地区抹梢对突尼斯软籽石榴着果率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14,43(3):112-113.
[5]孔佑涵,谢新华,欧志宏,等.突尼斯软籽石榴在张家界地区的种植表现[J].湖南农业科学,2016(2):83-84,87.
[6]康林峰,蒋年发,方环明,等.突尼斯软籽石榴在娄底的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08(6):120,129.
[7]李娟.突尼斯软籽石榴篱架式栽培技术[J].大视野,2008(7):111.
[8]李俊梅.突尼斯软籽石榴在云南会泽的栽植表现[J].中国果树,2011(5):57-58,78.
[9]童绍建.永胜县突尼斯软籽石榴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3(19):36.
[10]刘志田,罗关兴,木潘木机,等.突尼斯软籽石榴在攀西石榴产区的发展前景[J].四川农业科技,2013(5):24.
[11]铁万祝,王友富,罗关兴,等.四川攀西地区突尼斯软籽石榴引种表现[J].中国热带农业,2015(5):28-30.
[12]胡德,胡航.软籽石榴在渝东南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3(4):38-39.
[13]安广池,刘桂平,闫志佩,等.软籽石榴新品种选育初报[J].中国园艺文摘,2010(7):1-8.
[14]薛华柏,曹尚银,郭俊英,等.突尼斯软籽石榴气候区划北限及次适宜区的防寒栽培[J].中国果树,2010(2):63-64.
[15]李明婉,唐琳,李宗圈,等.河南省丘陵石榴主产区2009年冻害调查[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06-108.
[16]李明婉.骤然降温对石榴造成的冻害及防护[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67-169.
[17]李明婉,唐琳,李宗圈.突尼斯软籽石榴冻害的发生及防寒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8):199-201.
[18]随少锋,王玉岗,张友安.低温冻害对河南省荥阳市软籽石榴成灾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33):9-10.
[19]范春丽,赵奇,曲金柱.突尼斯软籽石榴的抗寒砧木嫁接效果[J].落叶果树,2014(4):16-17.
[20]刘霞,侯乐峰,郝兆祥,等.以电导法评价12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J].经济林研究,2015,33(3):150-153.
[21]张艳侠,罗华,侯乐峰,等.五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4):549-554.
[22]薛辉,曹尚银,牛娟,等.软籽石榴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3):24-27.
[23]罗华,郝兆祥,侯乐峰,等.国内外软籽石榴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7,49(4):157-163.
[24]孔佑涵,苑平,谢新华,等.多效唑对突尼斯软籽石榴开花结实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7(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