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仿云,李嘉迁,陈德忠,等.中国紫斑牡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刘克长,刘怀屺,张继祥,等.牡丹花前温度指标的确定与花期预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1(4):397-402. [3]张菲,邢小霞,李仁杰,等.利用地温构建菏泽牡丹花期预测模型[J].中国农业气象,2008(1):87-89. [4]李欣.10种紫斑牡丹在哈尔滨地区的抗寒性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5]赵利群,王伟,高秀芹.7个紫斑牡丹一品种寒地生长节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1):59-61. [6]王欠欠.哈尔滨引种不同中原和西北牡丹品种的评价[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7]鞠志新.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8]王作超,刘亚力,费友,等.中原牡丹在长春地区的防寒措施[J].吉林农业,2010(12):131. [9]鲍新华.吉林-长春-四平城市经济带表土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地球化学分区[D].四平:吉林大学,2011. [10]薛丽姗,罗大庆.大花黄牡丹物候观测及其主要气象因子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7):43-47. [11]辽宁省气象局.辽宁农业气象实用手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44-48. [12]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增订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7-59. [13]简令成.植物的寒害与抗寒性[J].植物杂志,1980(6):1-3. [14]戴松成.国花牡丹档案[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1-43. [15]王荣富.植物抗寒指标的种类及其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