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园艺 /oa 十二份西瓜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868 以12个西瓜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盆栽300 mmol·L-1NaCl灌根进行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盐胁迫9 d后对西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筛选耐盐性较强的西瓜种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盐胁迫后西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普遍增加;不同材料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存在差异,发生盐害的程度各不相同。通过盐害指数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西瓜苗期的耐盐性,将12份西瓜种质划分为3类,3份高耐盐种质(‘W005’‘W046’和‘W004’),2份敏感种质(‘W015’和‘W023’)和7份中耐盐种质。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 8 0 侯尹婕1,2,黄欣1,冯梦娇1,岳贞1,于蓉3,魏春华1 ‘圣诞红’草莓再生体系和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4067 以‘圣诞红’草莓叶片和茎尖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技术,研究了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建立‘圣诞红’草莓离体再生体系和组培快繁体系,以期为‘圣诞红’草莓良种资源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叶片不定芽诱导阶段,1.5 mg·L-1 TDZ和0.1 mg·L-1 IBA组合最适宜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不定芽增殖阶段,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1 TDZ+0.1 mg·L-1 IBA;不定芽生根阶段,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1 IBA。茎尖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 mg·L-1 IBA,诱芽率为80%;获得丛生芽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1 6-BA+0.1 mg·L-1 IBA,增殖系数为4.2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高达100%。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9 17 0 苗双玉,王丽娟 黑龙江省李种质资源的抗寒力测定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604 以黑龙江省45个李种质资源的一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测定枝条在不同低温下的相对电导率,并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研究了不同程度低温胁迫处理对45个李种质资源抗寒性的影响,以期对李种质资源的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为李抗寒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拟合方程R2均接近0.9,拟合精确度较高,结果可靠。相关系数为-0.986~-0.878,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对电导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45个资源的一年生枝条的半致死温度范围在-44.31~-29.88 ℃,抗寒能力差别较大,其中引进资源‘麦芽黄’的抗寒能力较差,俄罗斯引进资源‘EJ-36’红李抗寒能力最强。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8 25 0 王禹,牟蕴慧,侯睿宁 越冬芹菜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底施效果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743 以“奥尔良”芹菜为试材,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法,研究了90 d聚氨酯(CU90-1)、90 d再生塑料(CU90-2)、120 d聚氨酯(CU120)3种包膜尿素分别与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掺混减量一次性底施(N-P2O5-K2O=234-86-252 kg·hm-2)及常规底追结合施肥(CF,N-P2O5-K2O=763-192-616 kg·hm-2)对芹菜产出、品质、养分吸收量、土壤无机氮残留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以期为越冬密植高产芹菜绿色和轻简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F对照相比,CU90-1、CU90-2和CU12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芹菜株高74.6%、84.4%和69.7%(移栽后69 d),27.3%、25.7%和20.4%(移栽后110 d);分别增产14.1%、9.0%和20.1%,分别降低硝酸盐51.2%(P<0.05)、50.0%(P<0.05)和15.9%(P>0.05);节约化肥成本2.61 万元·hm-2,增加经济效益4.30万~6.38 万元·hm-2;分别提高氮(N)、磷(P2O5)和钾(K2O)偏生产力至常规施肥的3.56~3.92、2.45~2.70倍和2.66~2.93倍。试验结束后,3个控释掺混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常规施肥39.23%、20.76%和23.41%(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常规施肥25.87%、30.73%和59.23%(P<0.05)。综合来看,90 d聚氨酯包膜尿素掺混肥在芹菜产出、品质提升及土壤微生态改良方面的综合效果最佳,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绿色、轻简技术模式。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26 33 0 张雪莲,刘瑜,金强,王维瑞,文方芳,张梦佳 戈壁地库尔勒香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624 以八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3种干旱胁迫的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戈壁地条件下干旱胁迫对下库尔勒香梨叶片、果实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戈壁地密植库尔勒香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轻度、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了库尔勒香梨叶片、果实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甜菜碱含量,同时有效降低了叶片、果实丙二醛含量。通过对库尔勒香梨叶片、果实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重度干旱胁迫诱导了库尔勒香梨其自身防御机制,因此,其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综上所述,第二师铁门关市戈壁地库尔勒香梨密植区的需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34 40 0 李天乐1,安世杰1,兖攀2,邓永辉2,郑强卿2,陈奇凌1 八个扁桃枝条的组织结构及抗寒性比较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835 以“纸皮”“美森”“浓帕尔”“晚丰18”“小双仁”“多果02”“双果12”“阿曼尼莎” 8个扁桃品种的一年生深度休眠期枝条为试材,采用-28、-23、-18、-13、-8 ℃的低温胁迫处理方法,测定相对电导率(REC)、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JP+2〗活性、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枝条组织结构,研究了低温处理对扁桃一年生枝抗寒性的影响,以期为选择在阿拉尔垦区适栽抗寒能力强的优质扁桃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在-22.53~-14.34 ℃,在不同低温处理下,8个扁桃枝条的保护酶活性总体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着温度降低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均在处理温度为-23 ℃时含量出现最高值;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8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双果12”>“浓帕尔”>“小双仁”>“美森”>“多果02”>“纸皮”>“阿曼尼莎”>“晚丰18”。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40 48 0 阿力木·阿木提1,2,王雨2,3,张锐1,2,金强1,2,王新建1,2 低温贮藏对秋葵采后生理及糖代谢调控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679 以秋葵为试材,采用低温贮藏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低温(10、4 ℃)对秋葵贮藏期间营养品质和糖代谢的影响,以期为秋葵的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10 ℃贮藏条件下,贮藏后期秋葵的叶绿素、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素含量有所增加;能够有效减少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可减少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降低;并且对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crose synthase,SS-I)活性起到抑制作用。而在4 ℃贮藏后期,秋葵出现了冷害症状,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蔗糖含量持续下降,叶绿素、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素含量也急剧下降。在整个贮藏期内,4 ℃贮藏下秋葵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相较22 ℃贮藏时更高,但麦芽糖含量始终保持在最低水平。综上,10 ℃低温贮藏更有助于维持秋葵采后的品质。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49 57 0 乔宇1,2,3,胡丽萍2,3,郑鄢燕2,3,马丽丽2,3,左进华2,3,王正荣1 贝莱斯芽孢杆菌T4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933 以“中农26号”黄瓜种子为试材,采用浸种和灌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贝莱斯芽孢杆菌T4菌悬液(6.88 × 108、3.44×108、6.88×107、6.88×106、6.88×105 cfu·mL-1)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评估其在黄瓜栽培中的促生效应,为T4菌株在菌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6.88×106 cfu·mL-1和6.88×105 cfu·mL-1处理显著提升黄〖JP+2〗瓜种子的发芽指数和发芽势;灌根处理7、14 d,6.88×105 cfu·mL-1 处理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茎粗、根体积、叶面积和干质量;灌根21 d,6.88×106 cfu·mL-1 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CK;灌根7、14、21 d,6.88×106 cfu·mL-1 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CK,6.88×105 cfu·mL-1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3.44×108 cfu·mL-1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K。灌根14 d后,6.88×106 cfu·mL-1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CK,不同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低于CK。综上可知,贝莱斯芽孢杆菌T4可改善黄瓜生理生化特征,增强了黄瓜幼苗的抗逆性,促进幼苗生长,尤其6.88×105 cfu·mL-1浓度处理的促生效果较为明显。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58 65 0 申君1,谷清义2,盛明慧1,刘登攀1,王洁1,刘松虎1 不同产区以及不同储存周期对‘Tresor’百合鳞片扦插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4043 以河北沽源、北京房山辛庄2个地区生产的‘Tresor’百合种球为试材,采用鳞片扦插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地理产区和不同储存周期采收的百合种球的激素含量(CTK、GA3、ABA、IAA)、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总多糖、葡萄糖、蔗糖、淀粉)以及酶活性(SS-〖KG-*4〗Ⅰ、SS-〖KG-*4〗Ⅱ、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各项生理指标对‘Tresor’百合鳞片扦插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升百合种球繁育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河北沽源和北京房山生产的百合种球因气候差异明显,导致采收的百合种球在营养成分含量、淀粉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鳞片扦插后微鳞茎发生的起始时间以及所有鳞片完成微鳞茎发生需要的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差异。采收后经过一定低温储存的百合鳞片的营养成分含量、淀粉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水平会随着低温储存的时间延长而发生改变,不同储存周期的微鳞茎发生起始时间没有明显差异,均在12~14 d,但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微鳞茎发生周期从最长36 d(种球储存3周)逐渐缩短至22 d(储存12周,种球休眠解除),随后又延长至26 d(储存16周)。以上结果表明,百合微鳞茎的发生与采后鳞片初始营养成分含量、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水平等生理指标无相关性,而低温储存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鳞片扦插后微鳞茎的发生速率和周期,存储12周的百合种球扦插效率最高。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66 74 0 刘丹丹1,蔡露阳1,2,蓝茹滨1,3,杜运鹏1,4,张铭芳1,4,杨凤萍1,4 四种营养添加物对大球盖菇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902 以畦床式栽培的大球盖菇为试材,采用出菇后期施用增菇肽(Z)、K1、黄腐酸、黄腐酸钾等营养物质的方法,研究了子实体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含量变化,以期实现大球盖菇的增产、提质效果。结果表明:添加K1降低了子实体粗纤维含量,明显提高了灰分、脂肪、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添加Z在不影响子实体粗纤维含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了灰分含量,明显提高了脂肪、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HY、Z、K1均可以提高大球盖菇子实体中Cu和Zn的含量,且K1的作用最为明显;Z对14种氨基酸和6种重金属均有明显的增加效果,但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 2762-2022的限量标准。因此,增菇肽对大球盖菇子实体营养品质具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可以作为大球盖菇出菇后期增产增效的营养补充物使用。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75 80 0 贺国强,魏金康,张丽红,吴尚军 干旱胁迫对‘斯蒂芬’冬青果实生理特性及着色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4029 以生长年限为1.5年的‘斯蒂芬’冬青扦插苗为试材,在果实转色初期采用严格控水的方法,设立了4个干旱胁迫处理梯度(T1:20%~30%,T2:40%~50%,T3:60%~70%,T4:80%~90%的土壤含水量)及一个正常灌溉对照(CK),研究干旱胁迫对冬青果实品质和着色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冬青的果实品质、观赏价值以及优化栽培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冬青转色初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可导致果皮中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减少,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多;此外,果实的L*值未发生显著变化,而a*值有所增加。通过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估显示,干旱胁迫处理的综合评价值均高于对照,分别为0.77、0.54、0.46、0.36,对照为0.29。综上,适当的干旱胁迫能够调节‘斯蒂芬’冬青果实的生长发育,并促进其着色过程。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80 88 0 孙秋月1,郝明灼1,2,朱佰灵1,殷雅文1,吴文平1,邹义萍1,2 不同时期施肥策略对北柴胡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312 以北柴胡药材为试材,使用根际肥配方(黄腐酸钾9 000 g·hm-2+枯草芽孢杆菌11 250 g·hm-2+微量元素水溶肥15 000 g·hm-2)和叶面肥配方(磷酸二氢钾750 g·hm-2+微量元素水溶肥225 g·hm-2+黄腐酸钾195 g·hm-2),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在北柴胡养分亟需期(始花期、盛花期、初果期)设计精细化施肥方案,统计不同施肥时期、不同处理的单株质量,通过HPLC测定不同施肥时期各处理中木质部、韧皮部及整根中柴胡皂苷a(Ss-a)、d(Ss-d)、c(Ss-c)、f(Ss-f)、柴胡总皂苷(Ss-s)含量,研究了不同时期施肥策略对北柴胡大田生产的影响,并挖掘精细化施肥策略下北柴胡产量、质量提升的原因,以期为北柴胡水肥调控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始花期和盛花期施加叶面肥时,北柴胡单株Ss-s含量提升,为12.35 mg·株-1,韧皮部Ss-s含量相较于对照提升了62%,产量为975 kg·hm-2,增产率为78%;始花期、盛花期、初果期施加根际肥时,北柴胡单株Ss-s含量提升,为12.68 mg·株-1,韧皮部Ss-s含量为1.78%,产量为840 kg·hm-2,增产率为54%。始花期和盛花期是叶面肥最佳施肥时期,始花期、盛花期、初果期是根际肥最佳施肥时期。根际肥与叶面肥结果一致,进一步推测产量的提升与木质部有关,柴胡皂苷含量提升与韧皮部有关。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89 98 0 张迪1,2,顾旭鹏1,2,何晓栋3,程爱国3,董诚明1,2,杨林林1,2 小型西瓜果实致腐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ε-聚赖氨酸抑菌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709 以北京市薄皮小西瓜为试材,采用分离纯化法、形态观察法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法,研究了薄皮小西瓜贮藏期自然发病果实上的主要病原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壳聚糖/ε-聚赖氨酸复合膜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平板计数法、十字交叉测量法、烘干恒重法、酶标仪法等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ε-聚赖氨酸添加量(3%、5%、7%、9%)对腐败菌致死率、菌丝生长抑制率、菌丝干质量、腐败菌电导率、核酸和蛋白类物质外渗程度的影响,明确薄皮小西瓜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ε-聚赖氨酸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期为后期薄皮小西瓜的贮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引起西瓜腐烂变质的主要病原菌为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和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壳聚糖/ε-聚赖氨酸复合处理可使腐败菌致死率升高,菌丝的生长速度延缓,破坏灰霉菌、黑曲霉和镰刀菌的细胞结构,使电导率值升高,蛋白质溶出率上升,核酸类物质外渗增加,最终导致西瓜腐败菌死亡。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99 106 0 李婷1,2,王云香2,3,4,王宝刚2,3,4,周家华2,3,4,徐冉冉2,3,4,王正荣1 北京市耕地土壤养分分异特征及肥力评价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614 以北京市13个区的耕地表层土壤样本为试材,采用经典统计学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随机森林模型,研究了北京市耕地土壤养分水平及其空间变异特征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地形部位对土壤养分及肥力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提升耕地土壤肥力、实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98~41.46 g·kg-1,全氮含量为0.36~1.89 g·kg-1,有效磷含量为6.34~187.22 mg·kg-1,速效钾含量为8.83~420.03 mg·kg-1;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在全区处于较丰富水平,以大兴区为主要缺乏区域,有效磷含量整体较低,速效钾在西北部为较丰富水平;研究区耕地土壤肥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棕壤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与其他土壤类型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土壤类型(P<0.05);各土壤类型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大小为风沙土<潮土<褐土<棕壤<水稻土。位于中山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形部位,平原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低山和丘陵,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中山(P<0.05)。位于山地的耕地土壤肥力指数与平原区耕地土壤肥力指数呈显著性差异(P<0.05)。北京市耕地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丰富,肥力属“中等”水平,今后在耕地的管理中,需合理增施钾肥与磷肥。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07 113 0 颜芳1,张蕾1,焦扬庆2,王胜涛1,李娟1,张敬锁1 醉蝶花熏蒸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4013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4种方法处理黄瓜根际土壤(A,对照;B,只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未进行任何熏蒸处理;C,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采用0.05 g·kg-1氯化苦进行熏蒸;D,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采用6.0 g·kg-1醉蝶花植株粉碎物进行熏蒸),随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16S为目标区域,研究了醉蝶花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维持良好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黄瓜根际土壤中,总体丰度较高的细菌属有固氮菌属(Azotobacter)、假双头斧形菌属(Pseudolabry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红细菌属(Rhodan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茅台砂单胞菌菌属(Areni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一株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6.0 g·kg-1醉蝶花粉碎物熏蒸处理可以提高固氮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丰度。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14 121 0 张星哲1,2,王佰成1,孟祥海1,徐德海1,张帅1,张艳菊2 基于河道淤泥与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花卉栽培基质筛选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827 以河道淤泥与菇渣、酒糟和木薯渣为主要原料,经过不同比例混合复配并栽培不同的花卉,研究比较了不同配方下基质理化性质的差异以及对孔雀草、百日草和万寿菊3种花卉生长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各配方的育苗效果,以期为有效实现河道淤泥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复配的配方基质中T9(20%淤泥+30%菇渣+30%木薯渣+10%珍珠岩+10%蛭石)处理的理化性质表现最优,EC值、全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最高。不同花卉盆栽结果表明,孔雀草栽培中,T9处理的开花数达到每盆11朵、茎粗3.66 m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6(20%淤泥+30%酒糟+30%木薯渣+10%珍珠岩+10%蛭石)处理的株高以及生物量表现最优;百日草栽培中,T9处理地上部干鲜质量为各处理中最高;万寿菊栽培中,T9处理每盆开花数最高为7.75朵,且地上地下部干质量均为各处理最高值。利用隶属函数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后发现,T9处理在孔雀草的隶属函数值排名第二,在百日草和万寿菊的隶属函数值均排名第一,T6 处理在孔雀草、百日草和万寿菊的隶属函数值排名分别为第一、二、三,综合比较,T9和T6处理可以作为花卉栽培基质的适宜配方。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22 129 0 张苗1,董青君1,谢昶琰1,麻艳威2,陈川1,章安康1 牡丹根腐病生物防治研究综述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760 梳理牡丹根腐病防治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从致病菌的鉴定、生防菌的筛选与应用、根际与内生菌群落的结构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简述分析。总结目前研究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在微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牡丹的可持续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29 134 0 郁敏1,张晓阳1,侯小改2,何莹龙2 牡丹抗寒性研究进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4198 低温对牡丹在北方寒冷地区安全越冬及正常生长发育均有很大的影响,轻者造成观赏性下降,重者导致植株死亡,严重制约了牡丹产业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发展。随着牡丹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牡丹的研究日益深入,有关其抗寒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因此该研究归纳总结了鉴定牡丹抗寒性强弱的方法、牡丹抗寒的生理机制、牡丹越冬的防寒措施等,以期为牡丹抗寒性研究以及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于牡丹的北移和繁育有着重要意义。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35 141 0 葛新新1,姚强1,李海英1,于梦2,张舒1,康富军1 丹东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669 草莓是一种广泛种植的水果,在全球范围内均享有盛誉。随着消费者对水果口感、品质和健康价值的要求不断提高,草莓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辽宁省丹东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丹东草莓。丹东市草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该研究阐述了丹东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丹东市草莓发展中存在种植技术落后、草莓生产不规范、草莓产业链不完善、草莓品牌意识不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并从引进先进种植技术、科技创新绿色生产、完善草莓产业链、提升草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丹东市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42 148 0 孟庆珍,尹双 供应链视角下的高原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502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高原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该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对高原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分析高原特色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如何优化流通体系,提出构建高原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具体策略。旨在保障高原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49 153 0 李富昌1,2,干雨含1 鲁山雪菇高产栽培技术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541 从鲁山雪菇的菌种制作、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阐述了鲁山雪菇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鲁山雪菇产业的发展。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54 156 0 刘萍,耿军,徐刚,杨云峰,路雅洁,邢茂德 多抗高品质番茄新品种“浦粉500”的选育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3980 “浦粉500”是以自交系JS-2-2为母本,以自交系ZTR-1-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粉红果番茄一代杂种。早熟无限生长类型,植株长势较旺,成熟果粉红色,幼果有绿果肩,果实偏圆形,口味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9%,番茄红素含量45.4 mg·kg-1,维生素C含量193 mg· kg-1,硬度中等,较耐贮运。单穗坐果3~5个,平均单果质量约280 g,前期每667 m2产量约1 500 kg,单茬每667 m2产量约6 000 kg,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根结线虫、灰叶斑、枯萎病。适合苏、沪、浙地区春秋季种植。 2025年04月15 00:00 2025年7 157 160 0 胡继军1,邰连赛1,何秀萍2,马晴川3,陈火英3,刘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