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倩娜,姚娟,古丽娜尔?加纳尔别克.旅游专业合作社在喀纳斯景区中的运营问题分析[J].北方园艺,2017,41(09):199-204.[doi:10.11937/bfyy.201709041]
 LI Qianna,YAO Juan,Gulinaer GARDNERBUICK.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Problems of Tourism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in Kanas Scenic Spots[J].Northern Horticulture,2017,41(09):199-204.[doi:10.11937/bfyy.201709041]
点击复制

旅游专业合作社在喀纳斯景区中的运营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涛.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基于莱芜城岭村和房干村的案例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2(1):77-81.

[2]李长健,冯果.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2005(4):16-19.

[3]柏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地区旅游业的必然选择[J].临沂大学学报,2011(4):20-25.

[4]黄胜忠.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研究:基于成员异质性的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07.

[5]赵霞.农民专业合作社下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7):47-49.

[6]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7):4-14.

[7]王昌海.效率、公平、信任与满意度: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15(4):59-71.

[8]阳宁东,邓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社区旅游中的运用[J].农村经济,2012(3):125-128.

[9]李玉新,靳乐山,徐福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成员满意度研究:基于山东省莱芜市C村和F村的调查与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9-105.

[10]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70-74.

[11]陈志永,李乐京,梁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7):106-114.

备注/Memo

第一作者简介:李倩娜(1993-),女,新疆库尔勒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与生态经济。E-mail:1466241092@qq.com.责任作者:姚娟(197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旅游经济与生态经济等研究工作。E-mail:409454654@qq.co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1109)。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