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叶兴庆,程郁.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J].改革,2021(9):1-15.[2]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12):69-71.[3]刘海启.加快数字农业建设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2):1-6.[4]郑明珍.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新概念:数字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0(1):11-13.[5]姚媛.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名词的本质概念及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5):13-17.[6]陈堂,陈光.数字化转型对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基于省域空间面板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124-132.[7]刘飞.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制造业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三重影响机制[J].财经科学,2020(10):93-107.[8]范合君,吴婷.中国数字化程度测度与指标体系构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0,22(4):3-12.[9]徐清源,单志广,马潮江.国内外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调研世界,2018(11):52-58.[10]罗浚文,李荣福,卢波.数字经济、农业数字要素与赋能产值:基于GAPP和SFA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20(6):16-23.[11]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6):135-150.[12]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9):85-88.[13]马德君,谢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特征:解析西部地区[J].改革,2016(5):57-66.[14]蒋正云,胡艳.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机制及优化路径[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3):702-721.[15]刘洋,余国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新疆为例[J].经济问题,2020(8):99-106.[16]陈国生,萧烽,黄鑫.湖南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20,40(10):176-182.[17]陈志英,冯锐,崔宁波,等.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评价[J].北方园艺,2021(13):155-162.[18]徐小琪,李燕凌.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省域视角及2003—2016年数据的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3):58-66.[19]陈志英,冯锐,崔宁波,等.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评价[J].北方园艺,2021(13):155-162.[20]钱丽,陈忠卫,肖仁桥.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10-17.[21]李晓钟,毛芳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1,37(16):134-138.[22]薛洁,胡苏婷.中国数字经济内部耦合协调机制及其水平研究[J].调研世界,2020(9):11-18.[23]王月,程景民.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与农户经济效益[J].社会科学,2021(8):80-90.[24]刘畅,邓铭,冉春红.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6):155-162.[25]潘竟虎,胡艳兴.中国城市群“四化”协调发展效率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9):100-107.[26]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27]何友,朱扬勇,赵鹏等.国防大数据概论[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6,38(6):1300-1305.[28]焦帅涛,孙秋碧.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调研世界,2021(7):13-23.[29]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0]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J].中国人口科学,2010(3):2-10,111.[31]才利民.新时期山东省扩大对外开放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12(6):4-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