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北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6):1-3.[2]魏后凯,郜亮亮,崔凯,等.“十四五”时期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与政策[J].农村经济,2020(8):1-11.[3]阚中华.基于大数据我国农业产业布局空间差异评价[J].当代经济,2017(33):17-19.[4]郭佳君,李茜.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10):29-32.[5]宋永永,米文宝,杨丽娜,等.宁夏沿黄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J].生态科学,2015,34(2):116-122.[6]张凤荣,赵华甫,黄大全,等.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北京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J].资源科学,2008(2):162-168.[7]李芸,陈俊红,陈慈.农业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对北京市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4):55-63.[8]孙芳,刘明河,刘立波.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1):63-70.[9]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5):78-79.[10]张晋江.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及差异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8):149-155.[11]鲁绍伟,李少宁,刘逸菲,等.北京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J].生态学报,2021,41(15):6170-6181.[12]马东春,于宗绪,高军辉,等.基于水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北京生态城市发展研究[J].北京水务,2021(5):1-6.[13]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的意见》的通知(京发[2019]25号[R].北京:北京市人民政府,2019.[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0]13号)[Z].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20.[15]肖红波,白宏伟.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2):180-189.[16]宁超乔,徐培玮,邢记明.都市农业的城市规划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6(2):69-71,84.[17]蒋和平,张成龙,刘学瑜.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3):32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