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乌兰托亚,马龙波,房桂芝.农民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2):316-320.[2]黄胜忠,林坚,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65-73.[3]浙江省农业厅课题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农村经营管理,2008(10):31-35.[4]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及其验证[J].农业技术经济,2009(4):11-19.[5]乔金友,李金鸿,洪魁,等.黑龙江省各地市农机合作社总体绩效评价研究[J].农机化研究,2020,42(6):8-13.[6]周敏.土地入股合作社的综合绩效评价:基于吉林省S村9年时间序列数据[J].农村经济,2013(7):78-81.[7]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2):119-127.[8]许驰,张春霞.福建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绩效评价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176-180.[9]董晓波,张曜.公司领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因与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21(4):52-54.[10]王丛聪,庄越,张宇迪,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发展模式对比分析:以栖霞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277-279,282.[11]杨涛.大户领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权力结构:失衡与矫正[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6):215-218.[12]曹军,陈兴霞,邱学林,等.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0(3):74-75.[13]王晟聪,李浩昇.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趋向和培育路径[J].湖南农业科学,2021(8):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