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春晖,李华,方培绍.葡萄育种方法研究进展[J].葡萄栽培与酿酒,1995(3):20-22.[2]李秀贞.葡萄杂交育种方法和流程[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3):86-89.[3]杨瑞,郝燕,王发林,等.葡萄花粉生活力测定[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2):47-50.[4]符晓敏.鲜食葡萄花粉生活力的测定[J].现代园艺,2014(10):8-9.[5]王美军,黄乐,蒋建雄,等.刺葡萄花粉形态观察[J].果树学报,2014,31(4):610-616.[6]安勇,张彦妮,钱灿.贮藏温度及时间对百合花粉萌发率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1):44-45.[7]李桂荣,朱自果,鲁晓晓,等.葡萄花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生活力的鉴定[J].吉林农业科学,2015,40(2):92-96.[8]张少伟,李桂荣,朱自果,等.不同无核葡萄品种花粉贮藏及其生活力的测定[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45(9):49-53.[9]李慧,李百云,魏天军.不同处理和贮藏温度对灵武长枣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12):24-25.[10]梁春莉,赵锦,刘孟军.枣不同品种花粉发芽特性及人工授粉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35(4):41-45.[11]杨秀莲,林燕青,王良桂.海州常山花粉低温贮藏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5,35(9):1808-1814.[12]徐叶挺,张校立,木巴热克·阿尤普,等.不同活力花粉与其内含物及水分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8,55(8):1452-1456.[13]孙晓梅,王大致,杨宏光,等.不同处理和贮藏方法对百合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0(6):27-30.[14]魏麟懿,林佩兰,王玮,等.三种姜属植物花粉活性检测及贮藏条件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8,38(7):43-49.[15]李倩中,荣立苹,李淑顺,等.鸡爪槭花粉活力与贮藏特性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6):1307-1310.[16]程岩,吴春雷,李玉萍.木槿属3种植物花粉萌发及贮藏性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9):31-35.[17]杜克兵,沈宝仙,许林,等.不同贮藏条件下杨树花粉活力变化及隔年杂交授粉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3):385-389.[18]郭平峰,王勇,骆强伟.不同贮藏温度对葡萄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12):202-203.[19]苏来曼·艾则孜,王勇,李玉玲,等.不同鲜食葡萄品种花粉生活力测定及贮藏特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73-75.[20]杨志玲,李纪元,范正琪.保存温度对红山茶组物种及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5):1-3.[21]刘芳,周蕴薇.花粉的保存及活性测定方法的探讨[J].南方农业,2007,1(3):70-71.[22]薛新伟,马作虎,武龙龙.葡萄花粉贮藏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22):18-19.[23]孙爱芹,常伟光,韩斌,等.不同枣品种花粉生活力及贮藏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通报,2010,26(1):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