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婧娟,樊贵盛.季节性冻土区越冬期河流地表水温度变化特性研究[J].节水灌溉,2018(6):7-15.[2]鲁纯养,施正香,曲萍.农业生物环境原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1994.[3]赵玉荣,李影,姚百超.关于三江平原地区提高灌溉水温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238.[4]高洋,周明.井灌区水田区推进末级沟道为晒水池的意义及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6):275-276.[5]魏宏刚.关于提高井灌水稻入池水温措施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技财富,2009(2):122.[6]曹印龙,付强.井灌稻区晒水池增温及其影响因素关系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2):28-30.[7]胡婧娟,樊贵盛.日光温室供水系统灌溉水水温变化特性的研究[J].节水灌溉,2018(7):15-19,30.[8]胡婧娟,樊贵盛.越冬期日光温室不同升温设施灌溉水升温特性的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8(8):103-107,113.[9]胡婧娟,樊贵盛.越冬期日光温室灌溉水升温与管理技术研究[J].节水灌溉,2018(5):20-25.[10]刘伟,范爱武,黄晓明,等.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鲁纯养,施正香,曲萍.农业生物环境原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1994.[13]刘江.气象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4]柳孝图.建筑物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6-27.[15]刘伟,范爱武,黄晓明,等.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6]杨振超,邹志荣,陈双臣,等.西北型日光温室内风速分布及其与室外风速和通风面积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9):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