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谭晶荣,王丝丝,陈杰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29(1):90-96.[2]高志刚,刘伟.“一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前景展望[J].山东大学学报,2015(5):24-34.[3]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曹守峰.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1(6):51-55.[5]高颖,田维明.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大豆贸易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1):27-33.[6]范祚军,何欢.“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切入”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6(11):129-142.[7]徐坡岭,刘来会.“一带一路”愿景下资金融通的突破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3):55-66.[8]李翠萍,张文中.论“一带”视阈下中国与中亚货币合作[J].经济纵横,2017(1):129-134.[9]曹晓晴,杨军,孙江明.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结构及潜力分析[J].世界农业,2016(5):136-144.[10]刘青峰,江书竹.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浙江社会科学,2002(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