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s:
[1]张彩虹,张雷明,刘杏认,等.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优势种贝加尔针茅根系组织和地上部分凋落物的分解[J].植物生态学报,2011(11):1156-1166.[2]杨杰,田城,布特根,等.呼伦湖的生态地位、生态现状及生态保护和修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53-56.
[3]李博,孙鸿良,曾泗弟,等.呼伦贝尔牧区草场植被资源及其利用方向的探讨[J].自然资源,1980(4):30-36.
[4]耿玉辉,卢文喜,姜亦梅.不同改良措施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9(6):54-57.
[5]卡着才让,德科加,徐成体.不同施肥时间及施氮水平对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5(4):726-732.
[6]薛峰,颜廷梅,杨林章,等.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6):1372-1377.
[7]龚伟,颜晓元,王景燕.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2011(3):336-342.
[8]潘利,张玉娟,阎子盟,等.国内外草地施肥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78-10580.
[9]向万胜,黄敏,李学垣.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6):663-670.
[10]漆辉,伍钧,韩巧,等.陇西河流域水稻平衡施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13):2618-2622.
[11]古巧珍,杨学云,孙本华,等.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娄土耕层土壤养分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4(3):121-125.
[12]白玉婷,卫智军,刘文亭,等.草地施肥研究及存在问题分析[J].草原与草业,2016(2):7-12.
[13]李新乐,侯向阳,穆怀彬,等.连续6年施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8):218-224.
[14]包耀贤,吴发启,贾玉奎,等.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农田土壤钾素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1-6.
[15]李焕春.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旱耕地土壤特性及生产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16]陈磊,郝明德,戚龙海.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区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磷养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6):1006-1012.
[17]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18]周广业,阎龙翔.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1993(4):443-446.
[19]LUDWIG B,JOHN B,ELLERBROCK R,et al.Stabilization of carbon from maize in a sandy soil in a long-term experiment[J].Soil Science,2003,54:117-126.
[20]史静,张誉方,张乃明,等.长期施磷对山原红壤磷库组成及有效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4(2):351-359.
[21]温延臣,李燕青,袁亮,等.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5(7):91-99.
[22]张北赢,陈天林,王兵.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11):182-187.
[23]熊国华,林咸永,章永松,等.施用有机肥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05(1):84-90.
[24]王宪奎,李建贵,刘隋赟昊,等.不同施肥措施对灰枣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6(2):35-40.
[25]占丽平,李小坤,鲁剑巍,等.土壤钾素运移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土壤,2012(4):548-553.
[26]王长庭,王根绪,刘伟,等.施肥梯度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功能和土壤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10):3103-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