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永雄.城市公园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构筑的探析[J].中国园林,2013(4):63-66. [2]张哲,潘会堂.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962-967. [3]毛齐正,马克明,邬建国,等.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33(4):1051-1064. [4]成夏岚,陈红锋,欧阳婵娟.海口市城市绿地常见植物多样性调查及特征研究[J].中国园林,2012(3):105-108. [5]赵焕臣.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28. [6]翁殊斐,柯峰,黎彩敏.用AHP法和SBE法研究广州公园植物景观单元[J].中国园林,2009,25(4):78-81. [7]雷金睿,辛欣,宋希强,等.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62-268. [8]唐东芹,杨学君,许东新.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4):394-397. [9]郑师章,吴千红,王海波,等.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160-161. [10]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51-59. [11]李昆仑.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8(1):143-147,152. [12]苑征,李湛东,徐海生,等.公园绿地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的比较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1):1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