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启香,方炎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营养器官和原球茎的结果观察[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9):1761-1765. [2]陈晓梅,肖盛元,郭顺星.铁皮石斛与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比较[J].中国医学科学院报,2006,28(4):524-529. [3]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2-174. [5]李合生,孙群,赵世杰,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李雪,刘建福,曾小爱,等.不同基质和容器对铁皮石斛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124-128. [7]李宏蛟,蒋影,林昌虎,等.不同栽培基质对炼苗期铁皮石斛生长动态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5):2131-2134. [8]艾娟,严宁,胡虹,等.温度对铁皮石斛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云南植物研究,2010,32(5):420-426. [9]滕建北,万德光,朱意麟,等.铁皮石斛的抗逆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2009,37(17):7948-7949. [10]徐晓燕,唐迪,蔡菁雯,等.镧对铁皮石斛幼苗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2):2935-2938. [11]孙琪,蔡年辉,陈诗,等.干旱胁迫对云南松苗木生理特征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36(3):18-22. [12]李晓青,荆月婷,冯全福,等.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烤烟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6,37(3):15-21. [13]宋丹华,黄俊华,王丰,等.铃铛刺苗期对持续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5):292-296. [14]付开聪,冯德强,张绍云,等.铁皮石斛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草药,2003,34(2):177-179. [15]赵仁发,张在忠,朱伟宗,等.铁皮石斛引种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