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杨梅,张俊彪,程琳琳,等.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竞争力与贸易潜力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8-16. [2]宋景平.康升公司食用菌菌棒海外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3]包金亮,包金宝.我国香菇菌棒出口韩国概况及存在的问题[J].食用菌,2006(增刊):5-6. [4]王幸斌,韩文华,项慧荣,等.食用菌菌棒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7,26(6):51-53. [5]胡美玲,陈宇,孙健.食用菌菌棒出口现状及利弊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4):361-363. [6]常昕,胡继连.山东食用菌及菌棒生产贸易现状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41-47. [7]曹德宾.香菇菌棒出口形势看好[N].湖南科技报,2006-01-17(03). [8]单敏康.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提高出口技术含量,菌棒长夜创出国内制造国外出菇模式[N].东方城乡报,2010-08-03(A02). [9]黄学馨.德国香菇栽培概况[J].中国食用菌,1998,17(4):10-12. [10]黄年来.美国研究香菇的概况[J].中国食用菌,1985(5):44-45. [11]吴华强.出口香菇菌棒加工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6,25(2):54-55. [12]班立桐,刘连强,韦东胜,等.出口平菇菌棒品种筛选试验[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3):66-67. [13]液体制种菌棒出口创汇[J].科技致富向导,2008(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