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哲,李霞,潘会堂,等.用AHP法和人体生理、心理指标评价深圳公园绿地植物景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30-37. [2]欧阳子珞,吉文丽,杨梅.西安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2):257-261. [3]张素娟,李春友,常二梅,等.汤河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评价及生态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36-5437. [4]杨艺红,魏亮亮,杨巍嵘.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南通水绘园植物景观美感评价[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4,34(3):230-235. [5]王冬梦,谢珊珊,申雪莹,等.春季城市公园滨水植物群落色彩感受评价[J].西部林业科学,2016(1):68-73. [6]安静,刘念念,杨荣和,等.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夏季植物景观美感评价[J].生态经济,2014,30(10):194-199. [7]宁惠娟,邵锋,孙茜茜,等.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4):717-724. [8]赵琳,毛洪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沈阳高校植物景观调查与评价[J].北方园艺,2013(7):85-89. [9]梅光义,孙玉军.基于SBE法的杉木风景游憩林的评价及经营技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8):28-32. [10]曾凤,李许文,胡晓敏,等.广州白云山典型景区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J].中国园林,2014(8):97-101. [11]刘飞渡,王正超,韩蕾.衡阳市区22种观花草本植物综合评价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5(2):87-90. [12]刘滨谊.风景园林三元论[J].中国园林,2013(11):37-45. [13]芦建国,李舒仪.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6):139-142. [14]单建萍,胡海辉,王圣霖,等.哈尔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790-796. [15]覃海宁,刘演.广西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