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艳军.外源化学物质诱导对番茄苗期抗冷性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5. [2]马占青,李新旭,孙国钧,等.水杨酸在诱导番茄抗冷性中的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4):515-524. [3]魏清华.水杨酸处理木槿种子后幼苗的抗逆生理效应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1):71-75. [4]陈丽平,赵方贵,程斐,等.不同药剂处理对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6):35-37. [5]王爱玉,张春庆,吴承来,等.玉米叶绿素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玉米科学,2008,16(2):97-100. [6]赵世杰,许长成,邹琦,等.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30(3):207-210. [7]郝建军,康宗利,于洋.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7-141. [8]张子山,杨程,高辉远,等.保绿玉米与早衰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降解与光合作用光化学活性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3):4794-4800. [9]梅银国,唐志明,李华军,等.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衰老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2,51(11):2177-2179. [10]陈俊毅,朱晓宇,蒯本科.绿色器官衰老进程中叶绿素降解代谢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14,50(9):1315-1321. [11]杨再强,刘朝霞,韩秀君,等.水分胁迫对番茄保护酶活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45(3):40-45. [12]丁海东,万延慧,齐乃敏,等.重金属(Cd2+、Zn2+)胁迫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4,20(4):79-82. [13]应天玉,刘国生,姜中珠.植物耐盐的分子机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31-33. [14]张保青,杨丽涛,李杨瑞.自然条件下甘蔗品种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J].作物学报,2011,37(3):496-505. [15]白洁.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亚低温下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