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登峰.三峡库区坡耕地幼赞果园几种间作模式的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2]卢琦,慈龙骏.农用林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1996(2):39-47. [3]李肇齐.农林系统经济评价方法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1991(2):75-80. [4]熊文愈,薛建辉.混农林业:一条发展林业的有效途径[J].世界林业研究,1991(2):27-30. [5]余哓章.农林复合模式研究与进展[J].四川林勘设计,2003,9(3):55-57. [6]杨修.农林复合经营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J].农村生态环境,1996,12(1):33-35. [7]张劲松,孟平,尹昌群.农林复合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研究述评[J].世界林业研究,2003,2(1):10-13. [8]况小宝,张本俊,史志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研究现状[J].江西林业科技,2003(2):29-30. [9]中国科协普及部,中国农学会.兴起中的中国立体农业,全国立体农业开发与普及研讨会论文选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90. [10]胡慧蓉,田昆.土壤学实验指导教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11]曾馥平.荒坡地新建果园几种间种模式及资源利用[J].山地学报,1999,17(3):265-269. [12]陈永忠,王玉娟,王湘南,等.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量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17-120. [13]吴荣兰.浙北丘陵山地梨-早稻复合生态系统氮、磷元素循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14]王玲玲.三峡库区砾石坡耕地农林复合经营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2):84-87. [15]谢莉.苏北地区主要林粮间作模式的土壤性状及林木对农作物影响状况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16]李登峰.三峡库区坡耕地幼赞果园几种间作模式的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17]李振纪.油茶间种[J].湖南林业科技,1976(2):34-37. [18]徐祥隆.抚育、套种、施肥对油茶增产的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1960(3):48-50. [19]魏浙航.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1995,15(2):36-37,49. [20]杨曾奖,郑海水,尹光天,等.橡胶间种砂仁、咖啡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1995,8(4):46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