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雪梅.合肥市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研究及园林应用[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2]王金虎,彭志,汤庚国.苏州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12,39(3):4-7. [3]罗丹.5种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4,30(3):47-51. [4]吴志庄,高贵宾,熊德礼,等.9个主要丛生竹种光响应曲线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13,32(2):16-20. [5]严海燕,董然,金光勋.遮阴对富贵草光合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5):46-49. [6]叶子飘,王建林.植物光合-光响应模型的比较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9-13. [7]杨东海.七种常用植物耐阴性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8]BJORLANAN O,HOHNGREN P.Adaptability of the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to light intensity ecotypes from exposed and shaded habitat[J].Physoil Plantarum,1963,16(4):889-914. [9]韩彪,李文清,鲁仪增,等.不同种源地北美鹅掌楸光合特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4):73-77. [10]彭邵锋,王瑞,陈永忠,等.油茶无性系果实生长期光合特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1):28-34. [11]陈襄襄.野生地被植物寒莓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7. [12]俞继红.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4):21-25. [13]甘德欣,王明群,龙岳林,等.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2(6):607-610. [14]刘奇峰.4种药用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15]张彩丽.科尔沁沙地不同植物种的光合特征与生理特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