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利兵.山杏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6):76-80. [2]王利兵.三种山杏资源调查与其分布规律[J].林业资源管理,2011(5):65-70. [3]张征坤,张光灿,刘顺生,等.土壤水分对山杏光合作用日变化过程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3):99-104. [4]王百田,张府娥.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蒸腾耗水特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93-97. [5]夏江宝,张光灿,刘京涛,等.遮光处理对山杏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0,30(11):2279-2285. [6]董胜君.山杏实生苗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7,27(2):66-70. [7]余海滨.不同地理种源山杏在辽西地区引种适应性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4:1-76. [8]张志东.内蒙古地区山杏良种选育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92(18):52-53. [9]彭邵锋.不同产量的油茶无性系光合特性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30-32. [10]董胜君,刘明国,赵桂玲.山杏丰产优良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5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