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权,赵晖,张光弟,等.宁夏南部山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11,32(2):77-81. [2]张源沛,郑国保,郭生虎,等.宁夏发展设施农业的思考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9(4):46-47. [3]吴凤芝,赵凤艳,刘元英.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综合分析与防治措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3):241-247. [4]郝永娟,王万立,刘春艳,等.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综合调控及防治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1):31-34. [5]周立朴,仲兆清,刘滨疆,等.温室土传病害及其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J].现代化农业,2004(2):5-7. [6]毛萌.阿特拉津在室内滴灌施药条件和农田尺度下运移的数值模拟[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7]朱忠林.合理使用农药,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4(3):34-37. [8]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9]李霞,潘开文,高平.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10-6512. [10]石兆勇,王发园.农药污染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40-5841,5915. [11]杨永华,姚健,华晓梅.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00,20(2):23-25. [12]杨艳红,王伯初,时兰春,等.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2003,26(6):81-85. [13]谭兆赞,林捷,刘可星,等.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青枯病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8(1):45-49. [14]尤升波,游银伟,王翠萍,等.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辣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科学,2006,19(6):89-90. [15]吴晓燕,张丽荣,马建华.一种新型微生物制剂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4):42-44. [16]张建明,丁亚欣,严鸣君.微生物制剂在蔬菜栽培上的作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4(15):96-97,99. [17]孙权.农业资源与环境质量分析方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18]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