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周伟,姜闯道,张金政,等.盘叶忍冬和贯月忍冬及其子代观赏性状与光合特性的比较[J].园艺学报,2009,36(10):1479-1484. [3]周凤琴,李佳,冉蓉,等.我国金银花主产区种质资源调查[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3):21-24. [4]李军芳.忍冬种质资源评价与道地金银花化学指纹图谱建立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5]王文炳.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三种品系的鉴别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6]邵林,郭庆梅,周凤琴,等.不同种质忍冬植株形态特征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739-740. [7]张芳,张永清,李佳,等.不同农家品种忍冬开花特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1995-1997. [8]张芳,张永清,周风琴,等.忍冬5个农家品种花粉形态比较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266. [9]盛红梅,安黎哲,陈拓,等.忍冬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间关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405-1409. [10]王婷.忍冬种质资源调查及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