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西峰,赵素英,冯辉.彩叶观赏树种造景研究及其前景[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36-38. [2]藏德奎.彩叶树种选择与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8-40. [3]何丽斯.昆明地区春色叶木本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7. [4]刘维华,李梅.彩叶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应用前景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05(2):25-27. [5]孙丽,常立春.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4(12):12-13. [6]李富寿.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增):173-174. [7]姜卫兵,庄猛,徐岩.论我国彩叶树种产业的开发[J].上海农业学报,2004,20(4):75-78. [8]宁惠娟,邵锋,孙茜茜,等.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4):717-724. [9]唐东芹,杨学军,许东新.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4):394-397. [10]杨强胜,张化珍,乔埃虎,等.26种园林树木观赏性综合评价[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69-71. [11]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51-59. [12]任少伯,李春涛.浅谈园林彩叶植物及其发展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26-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