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小姝,莫海涛,苏海佳,等.甲壳素及壳聚糖在农业领域方面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3(6):170-174.[2] 蒋挺大.甲壳素[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429-455.[3] 谌江华,陈若霞,李斌.壳聚糖控制黄瓜苗期猝倒病的效果研究[J].宁波农业科技,2009(3):10-12.[4] 李美芹.壳聚糖抑制番茄叶霉病菌的活性与诱导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5] 盛家荣,农慧玲,张宽丽,等.壳聚糖磷酸酯钾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6(5):576-578.[6] 李玉奇,奥岩松.壳聚糖的木酢液对黄瓜生长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1):16-19.[7] 陆长民,樊颖伦,吕山花,等.壳聚糖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5):79-80.[8] 舒英杰,时侠清,张子学,等.壳聚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抗冷性的效应[J].种子,2007(1):22-25.[9] 罗兵,徐朗莱,孙海燕.壳聚糖对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1):20-23.[10]孙海燕,罗兵,徐朗莱.壳聚糖浸种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14):3329-3330.[11]于仁竹,于贤昌,王桂红.壳聚糖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3(4):102-104.[12]尚庆茂.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三讲.蔬菜种子消毒技术[J].中国蔬菜,2011(5):40-42.[13]张凯.黄瓜穴盘苗成苗标准和质量指标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14]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于明革,杨洪强,刘高峰,等.壳聚糖对黄瓜萌芽种子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7-50.[17]杨桦,周祖基.壳聚糖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08(1):38-42.[18]杨成华,方小平.贵州原生木兰科植物资源与园林利用前景[J].贵州林业科技,2002(1):20-25.[19]陈惠萍,徐朗莱.壳聚糖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诱发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J].云南植物研究,2005(6):613-619.[20]罗兵,徐朗莱,孙海燕.壳聚糖对黄瓜幼苗叶片蔗糖代谢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2): 205-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