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兴文,王家春,陈桂芬,等.蔬菜废弃物取代化学肥料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3(9):92-94. [2]莫舒颖.蔬菜残株堆肥化利用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3]莫舒颖,张志刚,尚庆茂,等.蔬菜残株的化学组成分析[J].中国蔬菜,2009(12):21-23. [4]吴发启,刘海斌,周正立,等.黄土高原农果复合系统 N,P,K 营养元素的循环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7,20(6):79-83. [5]郭新红,喻达时,王婕,等.6种植物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的比较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9):76-78. [6]谭亮萍,贺超兴,马庆辉,等.不同生长年限的芦笋宿根对秋冬茬鲜笋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1(9):28-30. [7]张相锋,王洪涛,聂永丰.高水分蔬菜废物和花卉废物批式进料联合堆肥的中试[J].环境科学,2003,24(5):146-150. [8]王康英.四种植物水分特性比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39-42. [9]冯睿.植物叶片含水量检测系统的设计[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10]何亚婷,刘文治,党高弟,等.秦岭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碳单含量研究[J].草业,2008(10):1-5. [11]乌兰,范丽,王海,等.苏尼特右旗草原主要植物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J].饲料研究,2010(2):41-43. [12]李国君,郭伟,王国荃,等.温室蔬菜和大田蔬菜营养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7(3):5-7,50. [13]Guan D S.Primary production and nutrients in a Hong Kong shrubland[J].Asian Geographer,1994,13(2):108-148. [14]郑帷婕,包维楷,辜彬,等.陆生高等植物碳含量及其特点[J].生态学杂志,2007(3):9-15. [15]曾汉元,宋荣,吴林华.5种高大禾草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6-160. [16]曾汉元,杨洋,姚元枝,等.不同居群芦竹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9):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