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一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6-26,56.
[2]桑培东,杨杰.建筑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8.
[3]于亢亢,朱信凯,王浩.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趋势与动因一基于全国范围县级问卷调查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 (10):78-90.
[4]方行,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一吴承明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83.
[5]黄秉信,王明华,柏先红,小生产如何走向大市场[J].调研世界,2003(10):13-19.
[6]宋凤斌.东北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
[7]张翼,李培林,陈光金,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5.
[8]程必定,新市镇: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空间载体[J].城市发展研究,2013(5):17-23.
[9]曾湘泉,李晓曼.破解结构矛盾推动就业质量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3 (22):22-25.
[10]杜志雄,王新志.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变革的理论思考[J].理论探讨,2013(4):72-75.
[11]张文雄.以家庭农场为依托推进农业现代化[J].宏观经济管理,2013(7):44-45.
[12]张乐柱,金剑峰,胡浩民,“公司十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基于温氏集团案例研究[J].学术研究,2012(10):94-97,128.
[13]邓军蓉,祁春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影响因素分析一基于湖北省4个园艺类典型案例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3 (1):15-17.
[14]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2):78-87.
[15]林坚,杨柳勇.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浙江农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41.
[16]张涛,邹建华,陶峥.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5):22-24.
[17]李林,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9 2011[Ⅳ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27.
[18]楼栋,孔祥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J].改革,2013(2):65-77.
[19]陈端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中国剩存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
[20]罗先智.浅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J].中国经济问题,2009 (1):64-66.
[21]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6.
[22]刘晓,李丹.农业龙头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一基于资源战略管理的视角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6):85-88.
[23]陈永志,张习宁,政府行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求索,2010(3):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