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金霞,黄晨阳,张瑞颖,等.中国栽培白灵侧耳的RAPD和IGS分析[J].菌物学报,2004(23):514-519.
[2] 马志刚,吕作舟,郑和斌,等.ISSR标记在侧耳属菌株分类学中的初步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1):55-59.
[3] 张建博,桂明英,刘蓓,等.分子生物学在大型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食用菌,2008,27(6):3-7.
[4] 王子迎,王书通.安徽野生香菇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的ISSR分析[J].菌物学报,2006,25(2):211-216.
[5] 王子迎.安徽野生香菇ISSR和PAPD分析的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6):96-105.
[6] 胡芳名.CTAB法抽提香榧种子胚乳DNA的改进[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1):1-5.
[7] 王艺红,林俊芳,张炜阳,等.食用菌DNA提取方法研究[J].食用菌,2008(3):18-20.
[8] 钟卫鸿.基因工程技术实验指导[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20-25.
[9] 任海霞,宫志远,曲玲,等.平菇ISSR-PCR 反应体系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9,28(4):35-37.
[10] 张金霞,黄晨阳,管桂萍,等.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微卫星间区(ISSR)分析[J].菌物学报,2007,26(1):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