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维列,邢震,边巴多吉,等.西藏色季拉山铁线莲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J].园艺学报,1999(4):255-258.
[2] 邢震,索朗曲培,刘灏,等.通麦野生梅花种质资源调查初报[J].北方园艺,2009(10):129-132.
[3] 邢震,张启翔,刘灏,等.西藏色季拉山野生观赏植物优先开发序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1,24(6):684-693.
[4] 邢震,刘灏,张启翔,等.色季拉山柳兰属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网脉柳兰育苗技术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5):71-74.
[5] 徐凤翔.西藏色季拉山东西坡不同海拔带的生境与森林类型研究[J].西藏科技,1992(1):21.
[6] 徐凤翔.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7] 邢震,朗杰.西藏林芝野生观赏植物的异地栽培[J].西藏农牧学院学报,2003(1):45-49.
[8]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9] 华美霞.云和县蔷薇料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119-120.
[10] 王贤荣.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73-76.
[11] 何云核,张华,梁淑云.安徽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6,14(2):168-176.
[12] 许桂芳,孟丽,巩银瑞.河南太行山区野生蔷薇科中草药资源及其评价[J].中国林副特产,2006(2):57-59.
[13] 张天伦,何顺志.贵州虎耳草科、蔷薇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J].贵州科学,2005,23(4):8-12.
[14] 许桂芳,刘荷芬.河南嵩山蔷薇科野果植物资源及评价[J].河南职技师院报,1995(5):1-4.
[15] 唐伟斌.北方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北方园艺,20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