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尹飞
,
毛任钊
,
傅伯杰
,
等
.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形成机制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17(5):929-934.
[2]谢高地,肖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6):645-651. [3]李士美,谢高地,张彩霞,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量过程研究[J].资源科学,2010,32(5):831-837. [4]李士美,谢高地,张彩霞,等.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的年内动态[J].生态学报,2010,30(13):3482-3490. [5]裴厦,谢高地,李士美,等.典型草地的土壤保持价值流量过程比较[J].生态学报,2012,32(13):4025-4033. [6]杨志新,郑大玮,文化.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4):564-571. [7]张彩霞,谢高地,杨勤科,等.黄土丘陵区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评价-以纸坊沟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6):1035-1043. [8]唐衡,郑渝,陈阜,等.北京地区不同农田类型及种植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7):56-60. [9]王琳,郑有飞,于强,等.APSIM模型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连作系统的适用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480-2486. [10]房全孝.农田生态系统水、氮行为及其产量和环境效应的试验与模拟[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 [11]冯海昌.德州市农业水价改革回顾与展望[J].山东水利,2007(3):42-46. [12]叶延琼,章家恩,秦钟,等.佛山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损益[J].生态学报,2012,32(14):4593-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