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传核
,
彭志英
.
天然花色苷类色素的生理功能及应用前景
[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
,2000,6(1):26-28.
[2]卢钰,董现义,杜景平,等.花色苷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2):315-320. [3]王恩福.蓝靛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功能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4]兰士波,罗旭,李谞.蓝靛果忍冬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前景[J].中国林副特产,2008(1):87-90. [5]岳晓霞,张根生,李志.超声波辅助乙醇法提取蓝靛果色素工艺条件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1):287-289. [6]包怡红,李文星,齐君君,等.提取条件对蓝靛果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31(22):20-24. [7]郭耀东.葡萄皮花色苷提取纯化技术及稳定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8]费荣昌.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无锡:江南大学出版社,2001:59-63. [9]吴信子,朴京一,张小勇,等.蓝靛果花青素的分离与鉴定[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3):191-194. [10]张雁南,刘硕芳,李皓,等.蓝靛果红色素微波提取及抗氧化作用[J].食品科学,2010,31(18):104-107. [11]赵慧芳,王小敏,闾连飞,等.黑莓果实中花色苷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5):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