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罗国光.中国加入WTO后葡萄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3(5):8-12.
[3]安红梅,关文强,刘兴华,等.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预测因子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176-180.
[4]杜耀林.水果蔬菜贮藏保鲜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5]田东,冯建英,陈旭,等.世界葡萄产业生产及贸易形势分析[J].世界农业,2010(6):46-50.
[6]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7]李军.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J].食品科学,2000,21(8):42-44.
[8]姚云凤.新贮藏葡萄品种耐贮性比较与维多利亚贮藏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3.
[9]郝再彬.植物生理实验[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0]张昆明,张平,李志文,等.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的TPA表征[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30(3):35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