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梁宗琦主编).中国真菌志(第三十二卷?虫草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周洪英,边银丙.蛹虫草九个菌株子实体形成情况与主要活性成分分析[J].菌物研究,2006,4(2):16-20.
[3]张平,朱述钧,钱大顺,等.北冬虫夏草功能成分及保健作用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3(6):105-107.
[4]张胜友.新法栽培蛹虫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李美娜,吴谢军,李春燕,等.人工栽培蛹虫草退化现象的分子分析[J].菌物系统,2003,22(2):277-282.
[6]方华舟,董海波,肖习明,等.保藏温度、时间及代次对蛹虫草菌种质量的影响[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26(2):5-10.
[7]胡事君,张善信,郑贵朝.蛹虫草菌种与培养方法相互筛选技术和应用效果[J].中国食用菌,2009,28(1):18-19.
[8]方华舟,李淑玲,左雪枝,等.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制备工艺研究[J].北方园艺,2011(14):164-167.
[9]锁现民,蔡树威,张现法.浅谈蛹虫草栽培菌种制作及鉴定[J].食用菌,2009(4):41-42.
[10]耿丽娟,何莉莉,鄂玉洋,等.菌种保藏条件对蛹虫草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40(2):165-168.
[11]方华舟.蛹虫草菌种培养性状与出草结果关系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3(12):161-164.
[12]高新华.蛹虫草的交配型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8,15(1):1-5.
[13]高新华,吴畏,钱国琛,等.北冬虫夏草(Cordyceps militaris)单孢菌株配对后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与无性型产孢结构关系[J].上海农业学报,2000,16(S1):1-6.
[14]梁宗琦.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无性型的多型现象[J].菌物系统,1998,17(1):57-62.
[15]潘葳.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子实体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