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淑霞,上官周平.8种阔叶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J].生态学报,2006,26(4):1080-1087.
[2] 王润元,杨兴国,赵鸿,等.半干旱雨养区小麦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06,25(10):1161-1166.
[3] 王白坡,丁兴萃,戴文圣,等.田间条件下砂梨光合作用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7,14(2):97-102.
[4] 赵宗方,凌裕平,吴建华,等.梨树的光合特性[J].果树科学,1993,10(3):154-156.
[5] 王振磊.黄金梨和鸭梨光合特性的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5.
[6] 莫新禄.不同砂梨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7] 杨万镒,邱淑艳,户世昌.梨不同种和品种的光合速率比较研究[J].中国果树,1991(4):8-10.
[8] 谢深喜,罗先实,吴月嫦,等.梨树叶片光合特性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22(2):134-138.
[9] 姜卫兵,高光林,戴美松,等.盐胁迫对不同砧穗组合梨幼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3,30(6):653-657.
[10] 樊慧敏,赵志军,程福厚,等.不同梨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11):115-117.
[11] 盛宝龙,常有宏,姜卫兵,等.不同类型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J].果树学报,2007,24(6):742-746.
[12] 张琦,张玉星,陈玉娟.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29(6):29-32.
[13] 孙霞,柴仲平,蒋平安.氮磷钾配比对南疆“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6):130-134.
[14] 柴仲平,王雪梅,孙霞,等.基于灰枣产量和品质的水氮耦合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5):263-266.
[15] 柴仲平,王雪梅,孙霞,等.不同氮磷钾配比滴灌对灰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1,28(2):229-233.
[16] 陈波浪,盛建东,李建贵,等.红枣树氮、磷、钾吸收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2):445-450.
[17] 王泽,盛建东,陈波浪,等.矮密栽培红枣树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动态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1):16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