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盘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六盘水市志·地理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贵州植物志》编委会.贵州植物志(第1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 [3]李永康.贵州植物志(第2-3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4]李永康.贵州植物志(第4-9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5]陈谦海.贵州植物志(第10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 [6]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1-3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吴家荣,邱德文.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 [8]何顺志,徐文芬.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9]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中草药名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0]万德光.中药分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1]左经会,林长松,向红,等.贵州省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悬钩子属植物分类及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943-15947. [12]向红,田应洲,左经会.玉舍森林公园堇菜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3):10-13. [13]向红,孙爱群,翁贵英,等.蓼属头状蓼组rDNA-ITS的序列扩增及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0,30(5):918-924. [14]向红,左经会,林长松,等.贵州省六枝特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2):19-23. [15]向红,孙爱群,林长松,等.羽叶蓼及变种赤胫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J].种子,2010,29(7):33-36. [16]向红,孙爱群,林长松,等.蓼属头状蓼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8):19-22. [17]向红,左经会,林长松,等.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药用种子植物资源调查[J].北方园艺,2010(17):79-82. [18]孙爱群,向红.六盘水珍珠菜属植物资源、药用价值及应用前景[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3):8-11. [19]马骥,邓虹珠,晁志,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药用植物资源[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2):123-129. [20]孙济平,何顺志.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0):735-738. [21]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J].植物杂志,1999(5):3-11. [23]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J].药学实践杂志,1988,6(2):84. [24]黄威廉.贵州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25]何顺志,黄敏.贵州珍稀名贵、濒危及特有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2):707-710. [26]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