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晓丽,李海燕,张路恩.苔藓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85,6187. [2]衣艳君.山东苔藓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1):132-136. [3]曹同,陈静文,娄玉霞.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5(4):52-58. [4]汪庆,张光宁,贺善安.苔藓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园林,1999,66(15):25-26. [5]曹受金.苔藓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51-5852. [6]白学良,王瑶,徐杰,等.沙坡头地区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的繁殖和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沙漠,2003,23(2):171-176. [7]于淑玲.观赏苔藓植物的组织培养[J].生物学通报,2009,44(4):56-57. [8]曼宁,费尔德.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9]尤力群.利用苔藓、地衣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测[J].生物学教学,1999,24(12):34. [10]黄韵珠,王勋陵.用藓袋法检测某氟化盐厂周围大气氟污染[J].甘肃环境研究与检测,1991(1):28-31. [11]于淑玲,杜丽敏.苔藓植物特性及其综合应用[J].北方园艺,2007(2):69-71. [12]焦云红,叶嘉.苔藓植物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生物学杂志,2006,23(2):48-49,34. [13]衣艳君.我国苔藓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前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3):73-75. [14]陈俊和,蒋明,张力.苔藓植物园林景观应用浅析[J].广东园林,2010,32(1):31-34. [15]周之静,朱亚斓,丁绍刚.苔藓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2009,7(1):21-23. [16]王铖.苔藓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园林,2011(9):48-53. [17]左元彬,艾应伟,辜彬,等.道路边坡与自然边坡对苔藓植物空间变异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7,12(6):122-125. [18]庄强,周瑞玲.苔醉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3):92-95. [19]于传梅.五种苔藓植物的组织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