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6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00-10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9.
[3]沈涛,金航,杨涛,等.不同产地野生滇龙胆中主要裂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3):70-73.
[4]李智敏,刘莉,李晚谊,等.滇龙胆的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S1):485-487.
[5]王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4-85.
[6]彭细桥,吴建志,陆中山,等.我国烟草漂浮育苗技术应用现状、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3):90-94.
[7]东林,李海峰.植物激素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100-7206.
[8]邹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9]寿森炎,董伟敏,楼惠宁,等.氮素形态不同配比对黄瓜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6,23(1):49-53.[10]习向银,陈益银,刘国顺,等.尿素态氮对烤烟漂浮育苗中营养生长和重量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业学报,2008,23(1):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