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本ブルーベリー協会.ブルーベリー全書~品種?栽培?利用加工[M].東京:創森社,2007.
[3]梁英海,李亚东.越橘(蓝莓)生产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张东升.蓝莓丰产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5]吴文勇.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8(2):50-51.
[6]范仲先.蓝莓及其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1):46-47.
[7]聂飞,韦吉梅,文光琴,等.蓝莓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果菜,2007(3):25-27.
[8]于强,苏佳明,沙玉芬,等.蓝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烟台果树,2007(1):45.
[9]李亚东,刘海广,张志东,等.我国蓝莓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果树,2008(6):67-69.
[10]张慧琴,谢鸣,梁英龙,等.我国蓝莓研发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潜在优势[J].浙江农业科学,2009(3):444-447.
[11]李淑珍.苹果大树“四转八看”再下剪[N].河北科技报,第14版:林果产业,2009-2-10.
[12]樊基胜,王艺伟,张春龙,等.合肥地区粉蓝蓝莓的修剪技[J].安徽农学通报,2012(5):7691.
[13]Heidenreich C.Blueberry Pruning Brush Up No Pun Intended[N].New York Berry News,2007-124.
[14]张玉星.果树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5]刘卓香,陈白,刘克飞.浙西南山地梨树整形修剪技术[J].现代园艺,2010(7):21-22
[16]梁玉本.蓝莓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2):47-48.
[17]于强波,苏丹,孟凡丽.越橘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