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安民.中国枸杞属的分类研究[C]//白寿宁.宁夏枸杞研究[A].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10.
[2]白寿宁.宁夏枸杞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3]孙志刚.宁夏枸杞药理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1,16(3):133-135.
[4]邹琦.植物生理学试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10-113.
[5]王强.枸杞多糖含量的测定[M]//白寿宁.宁夏枸杞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531-532.
[6]谢德隆,王苏,程志伟,等.红茴香根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分析[J].中草药,1991,22(10):115.
[7]尚尔宁,钱大伟.宁夏枸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C]//白寿宁.宁夏枸杞研究[A].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496-498.
[8]李建国,李军.宁夏有机枸杞生产技术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83-87.
[9]杨刚,李建国,王文华,等.宁夏有机枸杞生产中土壤培肥和改良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7(5):155.
[10]康建宏,吴宏亮,杨涓,等.不同施氮水平下枸杞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与枸杞多糖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008-16010.
[11]康建宏,张海林,吴宏亮,等.不同树龄枸杞果实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与枸杞多糖的关系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08,29(4):10-12.
[12]周筠,康建宏,杨涓,等.不同覆盖方式对枸杞初生物质及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26-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