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佩瑛 . 中国芥菜 [M].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2]沈学根,汪炳良,王健敏.浙江省榨菜生产中常见问题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04(1):54-56.
[3]汪炳良,朱祝军,陈竹君.采收期对榨菜空心率和氮磷钾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3):185-190.
[4]王旭祎,范永红,刘义华,等.播期和密度对茎瘤芥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J].西南园艺,2006,34(4):17-20.
[5]胡代文,高明泉,张红,等.涪陵中海拔区茎瘤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Ⅲ播期对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6(4):20-21.
[6]刘义华,张召荣,冷蓉,等.茎瘤芥(榨菜)对播种期的响应及其筛选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3):805-809.
[7]唐筱春,孙继,王晓燕,等.播期对冬榨菜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38-12040.
[8]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9]李昌满,许明惠.茎瘤芥采收期营养和安全品质变化规律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178-180.
(该文作者还有文颖,工作单位同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