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妮.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100-109. [2]唐咏,王萍萍,张宁.植物重金属毒害作用机理研究现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51-555. [3]鲍桐,廉梅花,孙丽娜,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8,17(2):858-865. [4]杨盛昌,吴琦.Cd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3,22(1):38-42. [5]王焕校.污染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4-68. [6]陈国祥,施国新,何兵,等.Hg、Cd对莼菜越冬芽光合膜光化学活性及多肽组分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9,19(5):521-525. [7]戴玲芬,高宏,夏建荣.雪松聚球藻对重金属镐的抗性和解毒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8,4(3):192-195. [8]周守标,李思亮.重金属污染下植物生理生态反应及富集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3):331-337. [9]董志成,鲍征宇,谢淑云,等.湿地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抗性及吸收和累积[J].地质科技情报,2008,27(1):80-84. [10]江行玉,王长海,赵可夫.芦苇抗镉污染机理研究[J].生态学报,2003,23(5):856-862. [11]滑丽萍,华珞,王学东,等.芦苇对白洋淀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影响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02-105. [12]李瑞玲,李倦生,姚运先,等.3种挺水湿地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及吸收累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17):60-63. [13]李裕红,黄小瑜.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J].环境科研,2006(6):23-24. [14]刘明智,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江凌,等.新疆野生植物资源-芦苇多用化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05,26(1):76. [15]王学东,周红菊,华珞.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及其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4(2):43-46. [16]滑丽萍,华珞,王学东,等.芦苇对白洋淀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影响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02-105. [17]王谦,咸水平.大型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5):96-102. [18]李晓静,周晓阳.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J].北方园艺,2010(4):214-217. [19]张晓斌.植物修复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1-84. [20]胡金朝.重金属污染对不同生境水生植物生理特性的毒害效应[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148. [21]代全林.植物修复与超富集植物[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3(1):51-56. [22]刘拥海.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其生理机制[J].肇庆学院学报,2006,27(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