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峰,李德铢.基于广义形态学性状对木通科的分支系统学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2,24(4):445-454. [2]郑庆安,杨崇仁.木通科植物的化学分类[J].植物学通报,2001,18(3):332-339. [3]Wang H F,Kirchoff B K,Qin H N.Reproductive morphology of Sargentodoxa cuneata (Lardizabalaceae) and its systematic implications[J].Plant Syst Evol,2009,280(3):207-217.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蓝利萍,钟法高,陈富新,等.浅谈遂昌县木通科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 (10):181-182. [6]张建华.秦岭北坡户县木通科植物野果资源调查[J].陕西林业科技,2007(1):14-16. [7]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1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9-74. [8]马进,王小德,林夏珍.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24(3):26-28. [9]代正福.贵州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1,29(6):76-78. [10]毛志滨,刘友良,陆小清,等.江苏垂直绿化植物可利用资源状况及其评价[J].江苏林业科技,2000,27(5):53-55. [11]臧德奎,齐爱收,徐兴东,等.山东木本攀缘植物及其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6,27(1):8-16. [12]李春奇,安春香,李明泽,等.河南木通属(Akebia)水果植物资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4):100-102. [13]袁媛,李学林,李露,等.云南木通科野生果树资源及开发利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212-214. [14]李丽,陈绪中,姚小洪,等.三种木通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资源调查[J].武汉植物学研究,2010,28(4):497-506. [15]谢丽莎,黄茂春,刘寿养,等.木通科木通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J].医药世界,2000(12):36-38. [16]欧茂华.几种重要木通科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利用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00,17(3):36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