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雅宜,张金政,张兰年.百合—球根花卉之王[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7-57. [2]郭朝晖,蒋生祥.中药百合的研究和应用[J].中医药学报,2004,32(3):27-29. [3]杨林莎,孙艳红,方晓艳.中药百合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1):74-75. [4]赵秀玲.百合的营养成分与保健作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29(1):44-46. [5]张继,马君义,姚健.西伯利亚百合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12):2184-2187. [6]张继,赵小亮,马君义.巴巴拉百合花的天然香气成分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4):786-790. [7]回瑞华,侯冬岩,李铁纯.GC/MS法分析百合花化学成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2):61-63. [8]刘灿明,黄高山,刘祥华.超临界CO2萃取百合花挥发油的工艺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4):485-48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附录XD. [10]施钧慧,汪聪慧.香料质谱图集[M].北京:中国质谱学会,1992. [11]北京工商大学.香料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6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