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木本植物志编委会.青海木本植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2]卫生部药政管理司,中国生物药品检定所.现代实用本草(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陈永,李强,谭晓晶,等.红毛五加多糖的基本性质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6):507.
[5]赵余庆,袁昌鲁,吴立军.红毛五加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7):421-424.
[6]孔德云,罗思齐.红毛五加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21(5):202-204.
[7]孔德云,金惠芳.红毛五加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2,23(5):215-217.
[8]赵余庆,袁昌鲁,杨志强.红毛五加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1992(15):4.
[9]颜鸣,刘玉兰,赵余庆.红毛五加不同提取物的药理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8(2):138-139.
[10]于天源,于宏伟.刺五加种子室内层积催芽期间种子形态质量测定与调控方法[J].林业科技,2010,35(6):58-59.
[11]邢朝斌,沈海龙,黄剑,等.不同温度、时间层积处理对刺五加种子发芽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06(5):10-11.
[12]刘继生,张鹏,孙静刚.外源赤霉素对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的影响[J].林业科技,2005,3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