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学智,胡玉熹,林金星,等.中国特有植物金钱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9,17(A09):73-79.
[2]尹丽.遮阴度对黄连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3]白伟岚,任建武.八种植物耐阴性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46-52.
[4]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董如磊.东京野茉莉幼苗耐荫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
[6]靳素娟.遮荫和高温胁迫对几种香草植物生理与生长发育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0.
[7]谢雅琦,武菊英,刘自学.遮阴对4个品种观赏芒生理特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9):27-29.
[8]潘远智,江明艳.遮荫对盆栽一品红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6,33(1):95-100.
[9]王雁.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及耐阴性比较[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1):6-11.
[10]汪炳良,徐敏,钱琼秋,等.遮荫处理对早熟花椰菜花球的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31(5):535-540.
[11]张德顺,李秀芬.24个园林树种耐荫性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1997(3):27-30.
[12]尹淑霞.几种冷季型草坪草的耐荫性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0.
[13]刘国华,芦建国.遮阴对几种鸢尾属植物形态与生理特性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3):42-45.
[14]李云飞.不同遮阴度对鼠尾草生长的影响[J].北京农业,2009(2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