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先骕.中国山茶小志Ⅰ[J].科学通报,1957(6):170.
[2]曹人智.巨型果红花油茶的繁殖技术[J].农村百事通,2005(23):35-36.
[3]林协.红山茶浙江[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5):48-49.
[4]刘子雷.浙江红花油茶主要性状变异规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5]张文庆.中国茶花品种分类-测试指南及已知品种数据库的构建[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
[6]Erdtman G.孢粉学手册[M].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7]王开发,王宪曾.孢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8]陈亮,童启庆,高其康,等.山茶属8种1变种花粉形态比较[J].茶叶科学,1997(17):183-188.
[9]韦仲新.山茶科花粉超微结构及其系统学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1997,19(2):143-153.
[10]束际林,陈亮,王海思,等.茶树及其他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超微结构及演化[J].茶叶科学,1998,18(1):6-15. [11]韦仲新,Zavada M S,闵天禄.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1992,14(3):275-282.
[12]敖成齐,陈功锡,张国萍,等.山茶属花粉外壁表面微形态特征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2,24(5):619-623. [13]吕华飞,张敖罗,夏丽芳,等.云南山茶及其两近缘种花粉形态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9(4):226-230. [14]王奎玲,刘庆超,黄鑫,等.耐冬山茶孢粉学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267-272.
[15]张喜焕,刘宁.4种类型矮杨梅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6-9. [16]王桃银,郭巧生.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花粉形态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109-112.
[17]赵燕,侯桂玲,张秀省,等.国槐及其变种、变型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53-54.
[18]倪穗.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学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19]张金谈,王萍莉,郝海平.现代花粉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0]楚爱香,汤庚国.我国观赏植物的品种分类方法[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