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长芹,高连明,薛润光,等.中国杜鹃花的保育现状和展望[J].广西科学,2004,11(4):354-359.[2]吴福建,李凤兰,黄凤兰,等.杜鹃花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39-144.
[3]方瑞征,闵天禄.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4):359-379.
[4]马丽莎.四川杜鹃花属野生花卉资源开发与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增刊):201-203.
[5]李小芳,马金华.四川省凉山州杜鹃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60-13063.[6]张旭东,罗强,刘建林.攀西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7,88(3):64-66.
[7]王颖.四川野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8]何勇.四川瓦屋山杜鸽花资源的调查与利用[J].四川林业科技,1998(4):22-23.
[9]李勇.中国杜鹃花展望[J].苗圃视窗,2003,11(3):10-12.
[10]张春英.杜鹃花的发展与现代育种[J].山东林业科技,2005(3):77-79.
[11]张长芹,冯宝钧,赵革英,等.激素和基质对基毛杜鹃插条生根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1993,6(3):113-115.